商界局外人

商界局外人

32、读书笔记之《商界局外人》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2016-10-20  唐朝  唐书房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翻译许佳。

这本书,是球友@simplify  推荐给我的。去年就给我推荐过英文版,但老唐渣英文,表示无奈。国庆节前,@simplify  通知老唐,翻译版本出来了,赶紧扫货。谢谢@simplify

看作者简介,是一家老牌PE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商学院信托基金受托人、大西洋学院信托基金主席,美国煤炭巨头康索尔能源董事长,应该是企业经营和投资方面的内行。

这是一本写商界成功人士的书,介绍了8位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的CEO,他们是:

1.效率决定生死  汤姆.墨菲和首府广播公司

2.聚焦资本配置  亨利.辛格尔顿和特丽丹公司

3.绑定股东利益  比尔.安德斯和通用动力公司

4.高效运用杠杆  约翰.马龙和TCI有线电视公司

5.勇于逆向而行  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公司

6.数据思维致胜  比尔.斯蒂利兹和罗森-普瑞纳公司

7.永远关注现金流  迪克.史密斯和大众影院公司

8.首席执行官就是首席投资官  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

这八位CEO,除了巴菲特以外的其他人,在中文世界知名度不怎么高(老唐知道1和5,还是因为经常听巴菲特说)。但他们都是持续数十年为投资人创造高回报的商界精英。下面这张截图,展示了这八位CEO所掌控公司的回报率与sp500指数的对比



无论是指数还是杰克.韦尔奇,在数据面前一律被虐成渣。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传记大全。他只是薄薄一本,正文部分仅有194页,侧重点不是讲传奇故事,而是总结和提炼了这八位创造高回报CEO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创造高回报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他们都远离市场、低调、节俭、喜欢做数据分析,没什么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商界舞台上闪耀的超级明星,例如杰克.韦尔奇、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相比,他们更像是局外人,这应该是书名《the  outsiders》的由来。

这些创造数十年高回报的CEO,所坚持的原则,老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所有者的身份思考问题,按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行动”。

书中总结了我们应该向伟大的CEO学习的八大要点:

.总是做小学数学

商界局外人总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收益是什么。每个投资项目都要产生收益,这里用到的数学真的就是五年级算术。不过,这些CEO始终在做这些算术,

他们亲自进行分析,不依赖下属或者顾问。这些商界采纳最保守的估计,只推进那些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他们关注核心假定,不信过于追求细节的电子表格。局外人相信,项目的财务价值是由这些假定的品质所决定,而不是看项目陈述写了多少页。他们中的不少人提出了简明的、一页纸就足矣的分析模板,让雇员们关注核心指标。

2.分母很重要

这些CEO们都密切关注着最大化每股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关注作为分子的公司总价值。要使它增长,方法不少,包括过多地把钱花在收购或者是为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内部项目融资。通过非常仔细地管理投资项目的金融活动、抓住时机回购股票等,他们更关注对分母的管理。

3.一种顽强而自信的独立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是授权大师,但他们不会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授权给别人。正如查理·芒格对我说过的,他们的公司“古怪地结合着运营的去中心化和资本配置的高度集权”;除了思想上的特立独行,他们采取行动时也尽可能少地听取外部顾问的意见,并对此感到很满足。

4.领导人的超凡魅力被高估了

商界局外人都特别不会推销自己,相比他们的同行,花在维护与股东关系上的时间也要少得多。他们不提供收益指南,也不出席华尔街的行业大会。作为个群体,他们并不外向或者具有十足的个人魅力。就此而言,他们具有的是谦卑的品质。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他们并不寻求大家的关注。不过他们取得的收益足以补偿这种内向。

5.隐含鳄鱼般耐性的性情

以他们的收益计算为武装,所有这些商界局外人们都愿意为好机会的出现等待很久(在大众影院公司的案例中,迪克·史密斯等了足足10年)。

6.偶尔为之的大胆之举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对经验主义和分析的偏好并没有导致胆怯。事实恰恰相反,在极少数的场合,当发现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时,他们行动起来非常大胆,速度快到令人晕眩。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进行过一次收购或投资,数额达到公司市值的25%以上。

7.在制定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始终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

商界局外人处理资本像外科手术一般的精准,始终把可以获得的资本引向最有效率、收益最高的项目。他们的决策总是能够使股东价值得以增值,或避免使股东价值遭受损失。这一准则会形成累积性的效果,在一个长时段中,对股东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8.一种长远的视角

即便生性节俭,这些商界局外人同样也愿意为他们的业务投资,以获得长期的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需要忽略像跑步机一般周而复始的季报,屏蔽华尔街分析师,充耳不闻来自于像《扬声器)(  Squawk  box)《我为钱狂)(Md  Money)这样的有线电视节目的喧器,因为它们太强调短期思维。这种长远的视角往往会带来逆流而上的举动。

这些共通的原则,指导着他们的经营和投资。这些原则,无论从逻辑上和实证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准则。作为天朝小虾,我要求自己沿着有逻辑的、经由无数成功人士重复证明有效的道路走。你呢?

作者还基于商界局外人的经验,列出了10条经营和投资行动清单。老唐剔掉经营部分,保留对投资有参考意义的部分,摘抄如下:

2.首先要定好门槛收益率:投资项目的最低可接受收益(这是每位CEO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评论:门槛收益率应该参照公司能够获得的各种机会来确定,通常要超过股票和债务资本的混合成本(通常是双位数或者更高)

3.计算所有外部和内部投资选项的收益,根据收益和风险将它们排序(计算不需要非常精确),采用保守的估计。

评论:风险更高的项目就应该有更高的收益。特别要当心形容词“战略性的”,它往往是低收益公司代码。

4.计算回购股票的收益。收购的收益必须大幅度超过这个标准。

评论:虽然对于商界局外人来说,股票回购是价值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它却不是万能药。如果回购的价格太高,也会造成损失。

6.确定可接受的、保守的现金和债务水平,管理公司时不得超过这些界限。

8.仅当你有信心能够从业务中逐渐产生高于你的门槛收益率的收益,才把资本留在该业务中。

10.如果价格非常高,挺合适考虑卖掉股票或者业务。 查看全部
2016-10-20  唐朝  唐书房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翻译许佳。

这本书,是球友@simplify  推荐给我的。去年就给我推荐过英文版,但老唐渣英文,表示无奈。国庆节前,@simplify  通知老唐,翻译版本出来了,赶紧扫货。谢谢@simplify

看作者简介,是一家老牌PE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商学院信托基金受托人、大西洋学院信托基金主席,美国煤炭巨头康索尔能源董事长,应该是企业经营和投资方面的内行。

这是一本写商界成功人士的书,介绍了8位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的CEO,他们是:

1.效率决定生死  汤姆.墨菲和首府广播公司

2.聚焦资本配置  亨利.辛格尔顿和特丽丹公司

3.绑定股东利益  比尔.安德斯和通用动力公司

4.高效运用杠杆  约翰.马龙和TCI有线电视公司

5.勇于逆向而行  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公司

6.数据思维致胜  比尔.斯蒂利兹和罗森-普瑞纳公司

7.永远关注现金流  迪克.史密斯和大众影院公司

8.首席执行官就是首席投资官  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

这八位CEO,除了巴菲特以外的其他人,在中文世界知名度不怎么高(老唐知道1和5,还是因为经常听巴菲特说)。但他们都是持续数十年为投资人创造高回报的商界精英。下面这张截图,展示了这八位CEO所掌控公司的回报率与sp500指数的对比



无论是指数还是杰克.韦尔奇,在数据面前一律被虐成渣。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传记大全。他只是薄薄一本,正文部分仅有194页,侧重点不是讲传奇故事,而是总结和提炼了这八位创造高回报CEO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创造高回报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他们都远离市场、低调、节俭、喜欢做数据分析,没什么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商界舞台上闪耀的超级明星,例如杰克.韦尔奇、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相比,他们更像是局外人,这应该是书名《the  outsiders》的由来。

这些创造数十年高回报的CEO,所坚持的原则,老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所有者的身份思考问题,按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行动”。

书中总结了我们应该向伟大的CEO学习的八大要点:

.总是做小学数学

商界局外人总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收益是什么。每个投资项目都要产生收益,这里用到的数学真的就是五年级算术。不过,这些CEO始终在做这些算术,

他们亲自进行分析,不依赖下属或者顾问。这些商界采纳最保守的估计,只推进那些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他们关注核心假定,不信过于追求细节的电子表格。局外人相信,项目的财务价值是由这些假定的品质所决定,而不是看项目陈述写了多少页。他们中的不少人提出了简明的、一页纸就足矣的分析模板,让雇员们关注核心指标。

2.分母很重要

这些CEO们都密切关注着最大化每股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关注作为分子的公司总价值。要使它增长,方法不少,包括过多地把钱花在收购或者是为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内部项目融资。通过非常仔细地管理投资项目的金融活动、抓住时机回购股票等,他们更关注对分母的管理。

3.一种顽强而自信的独立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是授权大师,但他们不会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授权给别人。正如查理·芒格对我说过的,他们的公司“古怪地结合着运营的去中心化和资本配置的高度集权”;除了思想上的特立独行,他们采取行动时也尽可能少地听取外部顾问的意见,并对此感到很满足。

4.领导人的超凡魅力被高估了

商界局外人都特别不会推销自己,相比他们的同行,花在维护与股东关系上的时间也要少得多。他们不提供收益指南,也不出席华尔街的行业大会。作为个群体,他们并不外向或者具有十足的个人魅力。就此而言,他们具有的是谦卑的品质。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他们并不寻求大家的关注。不过他们取得的收益足以补偿这种内向。

5.隐含鳄鱼般耐性的性情

以他们的收益计算为武装,所有这些商界局外人们都愿意为好机会的出现等待很久(在大众影院公司的案例中,迪克·史密斯等了足足10年)。

6.偶尔为之的大胆之举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对经验主义和分析的偏好并没有导致胆怯。事实恰恰相反,在极少数的场合,当发现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时,他们行动起来非常大胆,速度快到令人晕眩。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进行过一次收购或投资,数额达到公司市值的25%以上。

7.在制定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始终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

商界局外人处理资本像外科手术一般的精准,始终把可以获得的资本引向最有效率、收益最高的项目。他们的决策总是能够使股东价值得以增值,或避免使股东价值遭受损失。这一准则会形成累积性的效果,在一个长时段中,对股东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8.一种长远的视角

即便生性节俭,这些商界局外人同样也愿意为他们的业务投资,以获得长期的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需要忽略像跑步机一般周而复始的季报,屏蔽华尔街分析师,充耳不闻来自于像《扬声器)(  Squawk  box)《我为钱狂)(Md  Money)这样的有线电视节目的喧器,因为它们太强调短期思维。这种长远的视角往往会带来逆流而上的举动。

这些共通的原则,指导着他们的经营和投资。这些原则,无论从逻辑上和实证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准则。作为天朝小虾,我要求自己沿着有逻辑的、经由无数成功人士重复证明有效的道路走。你呢?

作者还基于商界局外人的经验,列出了10条经营和投资行动清单。老唐剔掉经营部分,保留对投资有参考意义的部分,摘抄如下:

2.首先要定好门槛收益率:投资项目的最低可接受收益(这是每位CEO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评论:门槛收益率应该参照公司能够获得的各种机会来确定,通常要超过股票和债务资本的混合成本(通常是双位数或者更高)

3.计算所有外部和内部投资选项的收益,根据收益和风险将它们排序(计算不需要非常精确),采用保守的估计。

评论:风险更高的项目就应该有更高的收益。特别要当心形容词“战略性的”,它往往是低收益公司代码。

4.计算回购股票的收益。收购的收益必须大幅度超过这个标准。

评论:虽然对于商界局外人来说,股票回购是价值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它却不是万能药。如果回购的价格太高,也会造成损失。

6.确定可接受的、保守的现金和债务水平,管理公司时不得超过这些界限。

8.仅当你有信心能够从业务中逐渐产生高于你的门槛收益率的收益,才把资本留在该业务中。

10.如果价格非常高,挺合适考虑卖掉股票或者业务。

31、《商界局外人》书摘B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商界局外人》书摘B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混合联合企业由多家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业务部门构成,是那个时代资本追捧的对象,犹如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得益于其猛涨的股价,它们开始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几近贪婪地、常常是饥不择食地兼并企业,从而使得其规模不断增长。这些并购一开始会带来很高的利润,这又会导致更高的股价,用于收购更多的公司。

今天的观点认为:混合联合企业是一种低效的企业组织形式,缺乏“单一经营”企业所具有的灵敏与专注。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混合联合企业都是市场热点,有着极高的市盈率,这使它们的服票成为硬通货,这非常有利于它们投身持续的收购狂潮当中。当时,围绕并购展开的竞争远远少于今天(私募股权公司甚至都不存在),购买一家正常经营企业的控制权所需支付的价格(以其市盈率计算))往往比收购者在股市中吸纳对方股票要低廉很多,这就为扩大收购提供了逻辑基础。

辛格尔顿充分利用了这一肥厚的套利机会,设计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1961-1969年,他买入了130家不同行业的公司,从航空电子、特种钢材到保险。除两家之外,买入这些公司靠的都是特利丹公司价格高企的股票。

辛格尔顿充分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黄金机会,构建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他不会不加选择进行收购,而总是会避开处于调整状态的公司,专注于那些可盈利、不断成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小众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辛格尔顿收购其他公司的价格通常不超过12倍市盈率,而特利丹公司的股价始终在20~50倍市盈率。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回购股票还不多见且充满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回购表示缺乏内部投资机会因此被华尔街视为虚弱的标志。辛格尔顿对这一教条视而不见,在19721984年的8次荷兰式拍卖回购中,他令人震惊地买回了特利丹公司90%的流通股。正如芒格所说:“从未有人如此积极地回购股票。”

辛格尔顿相信,比起分红,回购股票以一种具有高避税效率的方法把资本返还给了股东;前者在他担任CEO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以很高的税率征税。辛格尔顿还认为,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回购股票具有自我催化效应,类似于压紧的弹簧,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猛地反弹至其最高点。公司在此过程中能获得额外收益。这些回购提供了一个有用基准来衡量资本配置。任何时候,只要相对于其他投资机会,回购的收益更具吸引力,辛格尔顿就会发出要约。

20世纪90年代,回购变得普遍起来,近年来也经常被CEO用以支撑下降的股价。然而,只有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进行回购,才能给股东带来增值。不出意料,辛格尔顿干得相当出色,通过历次回购为特利丹公司股东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2%。

伟大的投资者必须做到低买高卖。特利丹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25,而他回购的平均市盈率则低于8。

在一次重要的反向操作中,他大胆地重新配置了保险组合中的资产比例,把投资股票的份额从1975年的10%增加到了1981年的7%(非常显眼的数字)。

他把股票池中超过70%的资金投资于仅仅5家公司,还不可思议地把其中25%投资给了一家公司。这种不同寻常的集中投资(一家典型的共同基金通常拥有超过100只股票)引发华尔街一片哗然。

仔细观察下他如何投资这些组合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没有例外,他优先持有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股票,包括像柯蒂斯.赖特这样更小型的联合企业,以及像德士古和联邦医疗保险这样大型能源和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它们的市盈率都处于或接近历史最低点。

查理·芒格谈及辛格尔顿的投资手法时,说道:“就像沃伦和我一样,他喜欢集中化,只买他非常了解的少数股票。”

辛格尔顿可以被视作巴菲特的某种原型,在这两个大师级的CEO身上存在着神秘的相似性

  • 他们都对组织加以设计,使得自己可以专注于资本配置,而不是经营。他们都首先把自己视为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


去中心化经营,集权的投资决策。企业只有非常少的雇员,尽可能地减少经营公司与高层管理之间的中间层级。他们自己制定公司所有资本配置的重大决策


  • 投资哲学。他们把他们的投资集中于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并对证券的集中配置感到满意


建立与投资者关系的方法。他们都不为分析师提供季报,或参加大会。他们提供包含详尽业务部门信息的年报。


  • 分红。最初的26年当中,特利丹公司没有派发过一次红利,伯克希尔则从未派发过红利。


分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利丹公司都是纽交所价格最高的股票。巴菲特从未分拆过伯克希尔A股。


  • CEO持股。辛格尔顿拥有13%公司股权,巴菲特则超过30%。他们像所有者那样考虑问题,因为他们就是所有者。


保险子公司。辛格尔顿和巴菲特都认识到了保险公司“浮存金”在增加股东利益方面的潜力。对他们各自的公司来说,保险都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业务。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巴菲特的出色业绩来源于三个重要相关领域:资本形成、资本配置和运营管理。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取得长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能够“以3%的成本形成资金,再通过它们获得13%的收益”。对于公司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功,这种持续创造低成本资金用于投资的能力显然被外界低估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总是避免了举债和增发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几乎所有资金都是从内部形成的。

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避风港就是硬资产(如黄金、木材之类))。不过受到芒格的影响,巴菲特产生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对格雷厄姆传统方法的背离。他用逆向思维认识到,只有资本需求不高又能够提高价格的企业,才最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性后果。

于是他开始投资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和媒体资产,它们都有着“特许经营权”、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或拥有知名品牌等。伴随着这种投资标准的转变,巴菲特另一个重要的转变是长期持有,它可以在税收方面获得好处。

很难夸大这次转变的重要性。在其职业的中期,,巴菲特从一种已经得到确证的、累积性的投资方法转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前者专注于资产平衡表和能够被触及的资产后者则关注着未来,重视的是收入报表和诸如品牌名称、市场占有率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在衡量安全边际方面,巴菲特现在依靠的是现金流折现和资产重置价值,而不是格雷厄姆所钟爱的对净运营资产的计算。

巴菲特不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常规的尽职调查,总是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交易,通常在几天内就签订了第一轮合同。在决定一次收购之前,他从不拜访运营部门,也很少和管理团队碰面。汤姆。墨菲告诉过我:“首府广播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已只花了15分钟就谈妥了交易,就条款达成一致。”

尽管巴菲特堪称授权管理的大师,他却从不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权授予他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里面压根就没有业务发展团队或者投资委员会,巴菲特也从不向投资银行家、会计或律师(只有芒格是例外)咨询建议。他自己完成分析工作亲自处理所有谈判。他从不翻开分析师们提供的前景报告,而更倾向翻阅历史数据并据此做出自已的预测。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行动迅速,就是因为他只购买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内公司,这使他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性的运营指标上。查理芒格曾经这样谈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方法:“我们并不试图进行收购,我们只是坐等那些无须动脑就知道答案的机会。”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类似于他的保险子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模式:长时间的按兵不动,偶尔被大型的投资所打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布局中,前五家公司通常占到总价值的60%~80%。巴菲特至少有4次在一只股票上投资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账面价值15%的资金。他还曾经将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40%的资金投资于美国运通公司。

巴菲特处理投资布局管理的方法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征:非常长的持有期。现在他所持有的5只主要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过了20年(IBM是个例外,2011年它被卖掉了)。与之相对的,典型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都不超过1年。这就使其投资活动的活跃度非常底,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按兵不动"。

这么两条投资布局管理的教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强有力且极具甄别性的过滤器,极少有公司能顺利通过。

  查看全部


《商界局外人》书摘B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混合联合企业由多家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业务部门构成,是那个时代资本追捧的对象,犹如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得益于其猛涨的股价,它们开始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几近贪婪地、常常是饥不择食地兼并企业,从而使得其规模不断增长。这些并购一开始会带来很高的利润,这又会导致更高的股价,用于收购更多的公司。

今天的观点认为:混合联合企业是一种低效的企业组织形式,缺乏“单一经营”企业所具有的灵敏与专注。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混合联合企业都是市场热点,有着极高的市盈率,这使它们的服票成为硬通货,这非常有利于它们投身持续的收购狂潮当中。当时,围绕并购展开的竞争远远少于今天(私募股权公司甚至都不存在),购买一家正常经营企业的控制权所需支付的价格(以其市盈率计算))往往比收购者在股市中吸纳对方股票要低廉很多,这就为扩大收购提供了逻辑基础。

辛格尔顿充分利用了这一肥厚的套利机会,设计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1961-1969年,他买入了130家不同行业的公司,从航空电子、特种钢材到保险。除两家之外,买入这些公司靠的都是特利丹公司价格高企的股票。

辛格尔顿充分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黄金机会,构建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他不会不加选择进行收购,而总是会避开处于调整状态的公司,专注于那些可盈利、不断成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小众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辛格尔顿收购其他公司的价格通常不超过12倍市盈率,而特利丹公司的股价始终在20~50倍市盈率。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回购股票还不多见且充满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回购表示缺乏内部投资机会因此被华尔街视为虚弱的标志。辛格尔顿对这一教条视而不见,在19721984年的8次荷兰式拍卖回购中,他令人震惊地买回了特利丹公司90%的流通股。正如芒格所说:“从未有人如此积极地回购股票。”

辛格尔顿相信,比起分红,回购股票以一种具有高避税效率的方法把资本返还给了股东;前者在他担任CEO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以很高的税率征税。辛格尔顿还认为,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回购股票具有自我催化效应,类似于压紧的弹簧,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猛地反弹至其最高点。公司在此过程中能获得额外收益。这些回购提供了一个有用基准来衡量资本配置。任何时候,只要相对于其他投资机会,回购的收益更具吸引力,辛格尔顿就会发出要约。

20世纪90年代,回购变得普遍起来,近年来也经常被CEO用以支撑下降的股价。然而,只有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进行回购,才能给股东带来增值。不出意料,辛格尔顿干得相当出色,通过历次回购为特利丹公司股东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2%。

伟大的投资者必须做到低买高卖。特利丹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25,而他回购的平均市盈率则低于8。

在一次重要的反向操作中,他大胆地重新配置了保险组合中的资产比例,把投资股票的份额从1975年的10%增加到了1981年的7%(非常显眼的数字)。

他把股票池中超过70%的资金投资于仅仅5家公司,还不可思议地把其中25%投资给了一家公司。这种不同寻常的集中投资(一家典型的共同基金通常拥有超过100只股票)引发华尔街一片哗然。

仔细观察下他如何投资这些组合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没有例外,他优先持有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股票,包括像柯蒂斯.赖特这样更小型的联合企业,以及像德士古和联邦医疗保险这样大型能源和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它们的市盈率都处于或接近历史最低点。

查理·芒格谈及辛格尔顿的投资手法时,说道:“就像沃伦和我一样,他喜欢集中化,只买他非常了解的少数股票。”

辛格尔顿可以被视作巴菲特的某种原型,在这两个大师级的CEO身上存在着神秘的相似性

  • 他们都对组织加以设计,使得自己可以专注于资本配置,而不是经营。他们都首先把自己视为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


去中心化经营,集权的投资决策。企业只有非常少的雇员,尽可能地减少经营公司与高层管理之间的中间层级。他们自己制定公司所有资本配置的重大决策


  • 投资哲学。他们把他们的投资集中于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并对证券的集中配置感到满意


建立与投资者关系的方法。他们都不为分析师提供季报,或参加大会。他们提供包含详尽业务部门信息的年报。


  • 分红。最初的26年当中,特利丹公司没有派发过一次红利,伯克希尔则从未派发过红利。


分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利丹公司都是纽交所价格最高的股票。巴菲特从未分拆过伯克希尔A股。


  • CEO持股。辛格尔顿拥有13%公司股权,巴菲特则超过30%。他们像所有者那样考虑问题,因为他们就是所有者。


保险子公司。辛格尔顿和巴菲特都认识到了保险公司“浮存金”在增加股东利益方面的潜力。对他们各自的公司来说,保险都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业务。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巴菲特的出色业绩来源于三个重要相关领域:资本形成、资本配置和运营管理。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取得长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能够“以3%的成本形成资金,再通过它们获得13%的收益”。对于公司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功,这种持续创造低成本资金用于投资的能力显然被外界低估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总是避免了举债和增发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几乎所有资金都是从内部形成的。

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避风港就是硬资产(如黄金、木材之类))。不过受到芒格的影响,巴菲特产生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对格雷厄姆传统方法的背离。他用逆向思维认识到,只有资本需求不高又能够提高价格的企业,才最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性后果。

于是他开始投资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和媒体资产,它们都有着“特许经营权”、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或拥有知名品牌等。伴随着这种投资标准的转变,巴菲特另一个重要的转变是长期持有,它可以在税收方面获得好处。

很难夸大这次转变的重要性。在其职业的中期,,巴菲特从一种已经得到确证的、累积性的投资方法转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前者专注于资产平衡表和能够被触及的资产后者则关注着未来,重视的是收入报表和诸如品牌名称、市场占有率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在衡量安全边际方面,巴菲特现在依靠的是现金流折现和资产重置价值,而不是格雷厄姆所钟爱的对净运营资产的计算。

巴菲特不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常规的尽职调查,总是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交易,通常在几天内就签订了第一轮合同。在决定一次收购之前,他从不拜访运营部门,也很少和管理团队碰面。汤姆。墨菲告诉过我:“首府广播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已只花了15分钟就谈妥了交易,就条款达成一致。”

尽管巴菲特堪称授权管理的大师,他却从不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权授予他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里面压根就没有业务发展团队或者投资委员会,巴菲特也从不向投资银行家、会计或律师(只有芒格是例外)咨询建议。他自己完成分析工作亲自处理所有谈判。他从不翻开分析师们提供的前景报告,而更倾向翻阅历史数据并据此做出自已的预测。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行动迅速,就是因为他只购买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内公司,这使他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性的运营指标上。查理芒格曾经这样谈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方法:“我们并不试图进行收购,我们只是坐等那些无须动脑就知道答案的机会。”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类似于他的保险子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模式:长时间的按兵不动,偶尔被大型的投资所打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布局中,前五家公司通常占到总价值的60%~80%。巴菲特至少有4次在一只股票上投资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账面价值15%的资金。他还曾经将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40%的资金投资于美国运通公司。

巴菲特处理投资布局管理的方法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征:非常长的持有期。现在他所持有的5只主要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过了20年(IBM是个例外,2011年它被卖掉了)。与之相对的,典型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都不超过1年。这就使其投资活动的活跃度非常底,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按兵不动"。

这么两条投资布局管理的教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强有力且极具甄别性的过滤器,极少有公司能顺利通过。

 

30、《商界局外人》书摘A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商界局外人》书摘A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它们通常只关注"(财富》世界100强”那样规模庞大、声名显赫的公司。这就是那些公司的CEO如此频繁出现在顶尖商业杂志封面上的原因。媒体通常关注的指标只是利润与收入的增长。这听起来就像(体育画报)的封面上总是出现长得最高的棒球投手和最为狂野的曲棍球守门员一样。显然,判断CEO是否伟大的终极指标应该是每股价值的增长,而不是销量、收入或员工数量的增长。

辛格尔顿执掌特利丹公司将近30年,给其投资人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0.4%。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董事长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如果你采取跟随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策略,则仅收获不到15美元。辛格尔顿的业绩令人瞩目,几乎是指数的13倍。



这些人是管理界特立独行之士,也正是本书将描述的人。他们掌管的公司所处的市场既有增长的,也有衰退的;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涵盖制造、媒体、军工、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就企业规模和成熟度而言,他们的公司也有很大差别。相比于同行,他们当中没有一家拥有热门的、可快速推广的零售模式或者识产权优势,但最后都完胜其同行。

他们不会去商会发表演讲,也不参加达沃斯论坛。他们很少出现在商业出版物的封面上,也不写什么管理咨询类的图书。他们既非啦啦队队长,也不是推销人员或者自来熟的家伙。总之,,他们并不拥有那种超凡的人格魅力。

这个群体推崇那些老派的、不现代的价值观,包括节俭、谦和和独立既保守又胆大。他们通常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工作(并对此深感自豪),对免费使用公司飞机的额外福利,总是避之不及。他们尽可能远离聚光灯,很少和华尔街或商业媒体打交道。他们还主动避开银行家和外部顾问,更喜欢他们身边精挑细选出的某些人。这是一群婚姻美满的中年男人(有一位是女性),过着貌似波澜不惊、四平八稳、闷头做善事的生活。

本质上,这些商界局外人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究其根本,他们都对自己的分析技能充满信心;在那些罕见的情况中,当他们发现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出现了非常突出的差异时,他们就准备大胆地采取行动

当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时,他们就买入(常常是很大的数量);当自己公司股票昂贵时,他们就用其置换其他公司股票或筹集廉价资本为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如果找不到让人心动的项目,他们就安于等待,有时候要等非常长的时间。

在资本配置领域里,墨菲的方法也与其同侪有着很大差异。他避免多元化经营,支付最低红利,很少发行股票,积极利用杠杆,经常回购股票;还会偶尔在两个很长的蛰伏期之间,来上一次极大规模的收购。

墨菲经常举债为收购筹集资金。他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方法:“通常是这样,一旦付清了款项,我们就获得了资产。随后就以这些资产为杠杆去买其他资产。”结束一次收购之后,墨菲就会积极地分配自由现金流,以降低负债水平。这些债务通常都是在到期之前就付清了。绝大部分为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所借的债务,在这笔交易完成后三年内就付清了。有趣的是,墨菲从来没有为股票回购借入资金,他更喜欢利用杠杆去购买运营业务。

墨菲和伯克积极避免因为发行股票导致股权稀释。除了曾经把股票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用以筹措资金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外,公司在和迪士尼公司进行交易之前的20多年里没有发行过新股。在这一时期,由于不断地回购股票,公司流通股减少了53%。

为了一次有吸引力的收购,墨菲愿意等很长的时间。他曾经说过:“我拿薪水不光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做好的买卖。”一旦认准的东西时,墨菲是做好准备来上次豪赌的。在其将近30年CEO任期内,他所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是通过少数几次大型收购决策取得的。每一次决策都带来了丰厚的长期回报。在进行这些收购时每一次的成交价格都占到了当时公司市值的25%以上  

在这种慷慨而友好的外表下面,潜伏着如剃刀一般锋利的商业头脑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买家,有着严格的回报要求,不会为收购放宽标准—一他曾因为500万美元的差价,放弃了一笔极大规模的报纸买卖,涉及三家得克萨斯州的公司。正如本书中其他商界局外人一样,在评估收购时,他信赖简单而有效的法则对于墨菲来说,其基准就是在没有杠杆的情况下,10年中税后年收益率要达到两位数。这一价格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他参加过很多次投标,却从未中过。墨菲告诉我,他开出的条件通常仅及实际成交价格的60%~70%。

墨菲的谈判风格与众不同。他相信“别占尽卖家的便宜”,并说过,最好的交易能让每个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他经常让卖家自己先报价,如果他认为要价是公平的就接受(就像安纳伯格告诉他三角通讯广播公司的价格是其税前利润的10倍时,他所做的那样)。如果觉得他们的要价太高,他就会报出自己能给出的最高价格。如果卖家拒绝,墨菲就会走开。他相信,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既节约时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恶语相向。

对墨菲来说,股票回购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本出口,给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本配置基准。这么多年来,他反复使用它。当相比于私募股权市场的估值水平,公司市盈率比较低时,墨菲就会买回自己的股票。多年来,墨菲在回购股票上花掉了1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的交易价格都保持了个位数的市现率。总体来说,这些回购对公司而言意味着豪赌,规模仅次于美国广播公司的交易。它们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连续19年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4%。

到1970年底,约翰·马龙在麦肯锡公司已经待得足够久了,这使他能立刻意识到新行业所蕴含的机会。他对有线电视业务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它。特别是三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有高度可预见性的可靠收入;税收优惠;它如野草一般地成长着。他马上得出结论:要在有线电视行业成就一番事业。

高增长与可预见性的组合尤其有吸引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早期,有线电视行业呈现出非常迅速的增长;随着全美各地的乡村社区用户为了他们喜欢的频道和节目寻求更好的电视信号,其用户数量增长了20多倍。有线电视的顾客们按月付费、极少断线停用,使得这一业务非常容易量化,从而允许有经验的CEO以异乎寻常的精确度预见顾客增长率和未来盈利能力。

以价值为唯一衡量标准 本书所述商界局外人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在本质上,他们这个群体是理性的、务实的,也是持不可知论的和目光敏锐的。他们没有特殊的意识形态。给出一个恰当的价格,安德斯不会卖掉他母亲,但他却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钟爱的业务部门。

她与她的董事会一道把所有潜在交易都提交给一个严格的、分析性的测试。如汤姆·梅特所总结的:“收购需要获得至少11%的现金收益,且杠杆工具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再一次,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测试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过滤器就像梅特所说:“很少有交易能够通过这一检测。公司整个关于收购的气质就是等待,等到恰当时机再交易。”

在消费性包装货品公司的CEO中,斯蒂利兹是利用债务作为资金来源的先驱者。在一个以保守金融管理著称的行业中,这样做被认为是异类。然而,斯蒂利兹却发现,谨慎地利用杠杄能够极大地提高股东的收益。他认为,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行业,就应该利用债务去提高股东的收益。为此,他非常积极地使用金融杠杆为回购股票和收购融资

史密斯在资本配置方面的表现同样是出色的。在他漫长的任期中,三个主要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业务现金流、长期债务和偶尔进行的大型资产出售。因为不需要太多运营资本(观众提前买票,而影院要在电影放映90天之后才付钱给电影公司)和很低的资本需求旦影院建成,只需要非常少的投入就能维持),所以影院业务能够产生大量现金的,这种商业特征对史密斯形成其做买卖的商业世界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司历史上,他从很早开始就专注于现金流,而不是传统的每股收益。当我在史密斯的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公司1962年的年报,那是他的当上CEO的第一个年头。在年报中他反复强调现金收益(收入加上折旧)才是评估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不是净收入。在美国的商业用语中,这个词很可能是第一次被使用,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标准术语。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查看全部
《商界局外人》书摘A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它们通常只关注"(财富》世界100强”那样规模庞大、声名显赫的公司。这就是那些公司的CEO如此频繁出现在顶尖商业杂志封面上的原因。媒体通常关注的指标只是利润与收入的增长。这听起来就像(体育画报)的封面上总是出现长得最高的棒球投手和最为狂野的曲棍球守门员一样。显然,判断CEO是否伟大的终极指标应该是每股价值的增长,而不是销量、收入或员工数量的增长。

辛格尔顿执掌特利丹公司将近30年,给其投资人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0.4%。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董事长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如果你采取跟随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策略,则仅收获不到15美元。辛格尔顿的业绩令人瞩目,几乎是指数的13倍。



这些人是管理界特立独行之士,也正是本书将描述的人。他们掌管的公司所处的市场既有增长的,也有衰退的;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涵盖制造、媒体、军工、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就企业规模和成熟度而言,他们的公司也有很大差别。相比于同行,他们当中没有一家拥有热门的、可快速推广的零售模式或者识产权优势,但最后都完胜其同行。

他们不会去商会发表演讲,也不参加达沃斯论坛。他们很少出现在商业出版物的封面上,也不写什么管理咨询类的图书。他们既非啦啦队队长,也不是推销人员或者自来熟的家伙。总之,,他们并不拥有那种超凡的人格魅力。

这个群体推崇那些老派的、不现代的价值观,包括节俭、谦和和独立既保守又胆大。他们通常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工作(并对此深感自豪),对免费使用公司飞机的额外福利,总是避之不及。他们尽可能远离聚光灯,很少和华尔街或商业媒体打交道。他们还主动避开银行家和外部顾问,更喜欢他们身边精挑细选出的某些人。这是一群婚姻美满的中年男人(有一位是女性),过着貌似波澜不惊、四平八稳、闷头做善事的生活。

本质上,这些商界局外人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究其根本,他们都对自己的分析技能充满信心;在那些罕见的情况中,当他们发现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出现了非常突出的差异时,他们就准备大胆地采取行动

当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时,他们就买入(常常是很大的数量);当自己公司股票昂贵时,他们就用其置换其他公司股票或筹集廉价资本为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如果找不到让人心动的项目,他们就安于等待,有时候要等非常长的时间。

在资本配置领域里,墨菲的方法也与其同侪有着很大差异。他避免多元化经营,支付最低红利,很少发行股票,积极利用杠杆,经常回购股票;还会偶尔在两个很长的蛰伏期之间,来上一次极大规模的收购。

墨菲经常举债为收购筹集资金。他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方法:“通常是这样,一旦付清了款项,我们就获得了资产。随后就以这些资产为杠杆去买其他资产。”结束一次收购之后,墨菲就会积极地分配自由现金流,以降低负债水平。这些债务通常都是在到期之前就付清了。绝大部分为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所借的债务,在这笔交易完成后三年内就付清了。有趣的是,墨菲从来没有为股票回购借入资金,他更喜欢利用杠杆去购买运营业务。

墨菲和伯克积极避免因为发行股票导致股权稀释。除了曾经把股票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用以筹措资金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外,公司在和迪士尼公司进行交易之前的20多年里没有发行过新股。在这一时期,由于不断地回购股票,公司流通股减少了53%。

为了一次有吸引力的收购,墨菲愿意等很长的时间。他曾经说过:“我拿薪水不光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做好的买卖。”一旦认准的东西时,墨菲是做好准备来上次豪赌的。在其将近30年CEO任期内,他所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是通过少数几次大型收购决策取得的。每一次决策都带来了丰厚的长期回报。在进行这些收购时每一次的成交价格都占到了当时公司市值的25%以上  

在这种慷慨而友好的外表下面,潜伏着如剃刀一般锋利的商业头脑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买家,有着严格的回报要求,不会为收购放宽标准—一他曾因为500万美元的差价,放弃了一笔极大规模的报纸买卖,涉及三家得克萨斯州的公司。正如本书中其他商界局外人一样,在评估收购时,他信赖简单而有效的法则对于墨菲来说,其基准就是在没有杠杆的情况下,10年中税后年收益率要达到两位数。这一价格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他参加过很多次投标,却从未中过。墨菲告诉我,他开出的条件通常仅及实际成交价格的60%~70%。

墨菲的谈判风格与众不同。他相信“别占尽卖家的便宜”,并说过,最好的交易能让每个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他经常让卖家自己先报价,如果他认为要价是公平的就接受(就像安纳伯格告诉他三角通讯广播公司的价格是其税前利润的10倍时,他所做的那样)。如果觉得他们的要价太高,他就会报出自己能给出的最高价格。如果卖家拒绝,墨菲就会走开。他相信,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既节约时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恶语相向。

对墨菲来说,股票回购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本出口,给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本配置基准。这么多年来,他反复使用它。当相比于私募股权市场的估值水平,公司市盈率比较低时,墨菲就会买回自己的股票。多年来,墨菲在回购股票上花掉了1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的交易价格都保持了个位数的市现率。总体来说,这些回购对公司而言意味着豪赌,规模仅次于美国广播公司的交易。它们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连续19年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4%。

到1970年底,约翰·马龙在麦肯锡公司已经待得足够久了,这使他能立刻意识到新行业所蕴含的机会。他对有线电视业务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它。特别是三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有高度可预见性的可靠收入;税收优惠;它如野草一般地成长着。他马上得出结论:要在有线电视行业成就一番事业。

高增长与可预见性的组合尤其有吸引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早期,有线电视行业呈现出非常迅速的增长;随着全美各地的乡村社区用户为了他们喜欢的频道和节目寻求更好的电视信号,其用户数量增长了20多倍。有线电视的顾客们按月付费、极少断线停用,使得这一业务非常容易量化,从而允许有经验的CEO以异乎寻常的精确度预见顾客增长率和未来盈利能力。

以价值为唯一衡量标准 本书所述商界局外人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在本质上,他们这个群体是理性的、务实的,也是持不可知论的和目光敏锐的。他们没有特殊的意识形态。给出一个恰当的价格,安德斯不会卖掉他母亲,但他却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钟爱的业务部门。

她与她的董事会一道把所有潜在交易都提交给一个严格的、分析性的测试。如汤姆·梅特所总结的:“收购需要获得至少11%的现金收益,且杠杆工具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再一次,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测试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过滤器就像梅特所说:“很少有交易能够通过这一检测。公司整个关于收购的气质就是等待,等到恰当时机再交易。”

在消费性包装货品公司的CEO中,斯蒂利兹是利用债务作为资金来源的先驱者。在一个以保守金融管理著称的行业中,这样做被认为是异类。然而,斯蒂利兹却发现,谨慎地利用杠杄能够极大地提高股东的收益。他认为,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行业,就应该利用债务去提高股东的收益。为此,他非常积极地使用金融杠杆为回购股票和收购融资

史密斯在资本配置方面的表现同样是出色的。在他漫长的任期中,三个主要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业务现金流、长期债务和偶尔进行的大型资产出售。因为不需要太多运营资本(观众提前买票,而影院要在电影放映90天之后才付钱给电影公司)和很低的资本需求旦影院建成,只需要非常少的投入就能维持),所以影院业务能够产生大量现金的,这种商业特征对史密斯形成其做买卖的商业世界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司历史上,他从很早开始就专注于现金流,而不是传统的每股收益。当我在史密斯的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公司1962年的年报,那是他的当上CEO的第一个年头。在年报中他反复强调现金收益(收入加上折旧)才是评估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不是净收入。在美国的商业用语中,这个词很可能是第一次被使用,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标准术语。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32、读书笔记之《商界局外人》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2016-10-20  唐朝  唐书房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翻译许佳。

这本书,是球友@simplify  推荐给我的。去年就给我推荐过英文版,但老唐渣英文,表示无奈。国庆节前,@simplify  通知老唐,翻译版本出来了,赶紧扫货。谢谢@simplify

看作者简介,是一家老牌PE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商学院信托基金受托人、大西洋学院信托基金主席,美国煤炭巨头康索尔能源董事长,应该是企业经营和投资方面的内行。

这是一本写商界成功人士的书,介绍了8位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的CEO,他们是:

1.效率决定生死  汤姆.墨菲和首府广播公司

2.聚焦资本配置  亨利.辛格尔顿和特丽丹公司

3.绑定股东利益  比尔.安德斯和通用动力公司

4.高效运用杠杆  约翰.马龙和TCI有线电视公司

5.勇于逆向而行  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公司

6.数据思维致胜  比尔.斯蒂利兹和罗森-普瑞纳公司

7.永远关注现金流  迪克.史密斯和大众影院公司

8.首席执行官就是首席投资官  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

这八位CEO,除了巴菲特以外的其他人,在中文世界知名度不怎么高(老唐知道1和5,还是因为经常听巴菲特说)。但他们都是持续数十年为投资人创造高回报的商界精英。下面这张截图,展示了这八位CEO所掌控公司的回报率与sp500指数的对比



无论是指数还是杰克.韦尔奇,在数据面前一律被虐成渣。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传记大全。他只是薄薄一本,正文部分仅有194页,侧重点不是讲传奇故事,而是总结和提炼了这八位创造高回报CEO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创造高回报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他们都远离市场、低调、节俭、喜欢做数据分析,没什么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商界舞台上闪耀的超级明星,例如杰克.韦尔奇、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相比,他们更像是局外人,这应该是书名《the  outsiders》的由来。

这些创造数十年高回报的CEO,所坚持的原则,老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所有者的身份思考问题,按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行动”。

书中总结了我们应该向伟大的CEO学习的八大要点:

.总是做小学数学

商界局外人总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收益是什么。每个投资项目都要产生收益,这里用到的数学真的就是五年级算术。不过,这些CEO始终在做这些算术,

他们亲自进行分析,不依赖下属或者顾问。这些商界采纳最保守的估计,只推进那些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他们关注核心假定,不信过于追求细节的电子表格。局外人相信,项目的财务价值是由这些假定的品质所决定,而不是看项目陈述写了多少页。他们中的不少人提出了简明的、一页纸就足矣的分析模板,让雇员们关注核心指标。

2.分母很重要

这些CEO们都密切关注着最大化每股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关注作为分子的公司总价值。要使它增长,方法不少,包括过多地把钱花在收购或者是为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内部项目融资。通过非常仔细地管理投资项目的金融活动、抓住时机回购股票等,他们更关注对分母的管理。

3.一种顽强而自信的独立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是授权大师,但他们不会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授权给别人。正如查理·芒格对我说过的,他们的公司“古怪地结合着运营的去中心化和资本配置的高度集权”;除了思想上的特立独行,他们采取行动时也尽可能少地听取外部顾问的意见,并对此感到很满足。

4.领导人的超凡魅力被高估了

商界局外人都特别不会推销自己,相比他们的同行,花在维护与股东关系上的时间也要少得多。他们不提供收益指南,也不出席华尔街的行业大会。作为个群体,他们并不外向或者具有十足的个人魅力。就此而言,他们具有的是谦卑的品质。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他们并不寻求大家的关注。不过他们取得的收益足以补偿这种内向。

5.隐含鳄鱼般耐性的性情

以他们的收益计算为武装,所有这些商界局外人们都愿意为好机会的出现等待很久(在大众影院公司的案例中,迪克·史密斯等了足足10年)。

6.偶尔为之的大胆之举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对经验主义和分析的偏好并没有导致胆怯。事实恰恰相反,在极少数的场合,当发现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时,他们行动起来非常大胆,速度快到令人晕眩。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进行过一次收购或投资,数额达到公司市值的25%以上。

7.在制定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始终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

商界局外人处理资本像外科手术一般的精准,始终把可以获得的资本引向最有效率、收益最高的项目。他们的决策总是能够使股东价值得以增值,或避免使股东价值遭受损失。这一准则会形成累积性的效果,在一个长时段中,对股东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8.一种长远的视角

即便生性节俭,这些商界局外人同样也愿意为他们的业务投资,以获得长期的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需要忽略像跑步机一般周而复始的季报,屏蔽华尔街分析师,充耳不闻来自于像《扬声器)(  Squawk  box)《我为钱狂)(Md  Money)这样的有线电视节目的喧器,因为它们太强调短期思维。这种长远的视角往往会带来逆流而上的举动。

这些共通的原则,指导着他们的经营和投资。这些原则,无论从逻辑上和实证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准则。作为天朝小虾,我要求自己沿着有逻辑的、经由无数成功人士重复证明有效的道路走。你呢?

作者还基于商界局外人的经验,列出了10条经营和投资行动清单。老唐剔掉经营部分,保留对投资有参考意义的部分,摘抄如下:

2.首先要定好门槛收益率:投资项目的最低可接受收益(这是每位CEO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评论:门槛收益率应该参照公司能够获得的各种机会来确定,通常要超过股票和债务资本的混合成本(通常是双位数或者更高)

3.计算所有外部和内部投资选项的收益,根据收益和风险将它们排序(计算不需要非常精确),采用保守的估计。

评论:风险更高的项目就应该有更高的收益。特别要当心形容词“战略性的”,它往往是低收益公司代码。

4.计算回购股票的收益。收购的收益必须大幅度超过这个标准。

评论:虽然对于商界局外人来说,股票回购是价值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它却不是万能药。如果回购的价格太高,也会造成损失。

6.确定可接受的、保守的现金和债务水平,管理公司时不得超过这些界限。

8.仅当你有信心能够从业务中逐渐产生高于你的门槛收益率的收益,才把资本留在该业务中。

10.如果价格非常高,挺合适考虑卖掉股票或者业务。 查看全部
2016-10-20  唐朝  唐书房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翻译许佳。

这本书,是球友@simplify  推荐给我的。去年就给我推荐过英文版,但老唐渣英文,表示无奈。国庆节前,@simplify  通知老唐,翻译版本出来了,赶紧扫货。谢谢@simplify

看作者简介,是一家老牌PE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商学院信托基金受托人、大西洋学院信托基金主席,美国煤炭巨头康索尔能源董事长,应该是企业经营和投资方面的内行。

这是一本写商界成功人士的书,介绍了8位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的CEO,他们是:

1.效率决定生死  汤姆.墨菲和首府广播公司

2.聚焦资本配置  亨利.辛格尔顿和特丽丹公司

3.绑定股东利益  比尔.安德斯和通用动力公司

4.高效运用杠杆  约翰.马龙和TCI有线电视公司

5.勇于逆向而行  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公司

6.数据思维致胜  比尔.斯蒂利兹和罗森-普瑞纳公司

7.永远关注现金流  迪克.史密斯和大众影院公司

8.首席执行官就是首席投资官  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

这八位CEO,除了巴菲特以外的其他人,在中文世界知名度不怎么高(老唐知道1和5,还是因为经常听巴菲特说)。但他们都是持续数十年为投资人创造高回报的商界精英。下面这张截图,展示了这八位CEO所掌控公司的回报率与sp500指数的对比



无论是指数还是杰克.韦尔奇,在数据面前一律被虐成渣。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传记大全。他只是薄薄一本,正文部分仅有194页,侧重点不是讲传奇故事,而是总结和提炼了这八位创造高回报CEO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创造高回报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他们都远离市场、低调、节俭、喜欢做数据分析,没什么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商界舞台上闪耀的超级明星,例如杰克.韦尔奇、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相比,他们更像是局外人,这应该是书名《the  outsiders》的由来。

这些创造数十年高回报的CEO,所坚持的原则,老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所有者的身份思考问题,按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行动”。

书中总结了我们应该向伟大的CEO学习的八大要点:

.总是做小学数学

商界局外人总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收益是什么。每个投资项目都要产生收益,这里用到的数学真的就是五年级算术。不过,这些CEO始终在做这些算术,

他们亲自进行分析,不依赖下属或者顾问。这些商界采纳最保守的估计,只推进那些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他们关注核心假定,不信过于追求细节的电子表格。局外人相信,项目的财务价值是由这些假定的品质所决定,而不是看项目陈述写了多少页。他们中的不少人提出了简明的、一页纸就足矣的分析模板,让雇员们关注核心指标。

2.分母很重要

这些CEO们都密切关注着最大化每股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关注作为分子的公司总价值。要使它增长,方法不少,包括过多地把钱花在收购或者是为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内部项目融资。通过非常仔细地管理投资项目的金融活动、抓住时机回购股票等,他们更关注对分母的管理。

3.一种顽强而自信的独立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是授权大师,但他们不会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授权给别人。正如查理·芒格对我说过的,他们的公司“古怪地结合着运营的去中心化和资本配置的高度集权”;除了思想上的特立独行,他们采取行动时也尽可能少地听取外部顾问的意见,并对此感到很满足。

4.领导人的超凡魅力被高估了

商界局外人都特别不会推销自己,相比他们的同行,花在维护与股东关系上的时间也要少得多。他们不提供收益指南,也不出席华尔街的行业大会。作为个群体,他们并不外向或者具有十足的个人魅力。就此而言,他们具有的是谦卑的品质。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他们并不寻求大家的关注。不过他们取得的收益足以补偿这种内向。

5.隐含鳄鱼般耐性的性情

以他们的收益计算为武装,所有这些商界局外人们都愿意为好机会的出现等待很久(在大众影院公司的案例中,迪克·史密斯等了足足10年)。

6.偶尔为之的大胆之举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对经验主义和分析的偏好并没有导致胆怯。事实恰恰相反,在极少数的场合,当发现能够带来诱人收益的项目时,他们行动起来非常大胆,速度快到令人晕眩。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进行过一次收购或投资,数额达到公司市值的25%以上。

7.在制定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始终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

商界局外人处理资本像外科手术一般的精准,始终把可以获得的资本引向最有效率、收益最高的项目。他们的决策总是能够使股东价值得以增值,或避免使股东价值遭受损失。这一准则会形成累积性的效果,在一个长时段中,对股东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8.一种长远的视角

即便生性节俭,这些商界局外人同样也愿意为他们的业务投资,以获得长期的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需要忽略像跑步机一般周而复始的季报,屏蔽华尔街分析师,充耳不闻来自于像《扬声器)(  Squawk  box)《我为钱狂)(Md  Money)这样的有线电视节目的喧器,因为它们太强调短期思维。这种长远的视角往往会带来逆流而上的举动。

这些共通的原则,指导着他们的经营和投资。这些原则,无论从逻辑上和实证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准则。作为天朝小虾,我要求自己沿着有逻辑的、经由无数成功人士重复证明有效的道路走。你呢?

作者还基于商界局外人的经验,列出了10条经营和投资行动清单。老唐剔掉经营部分,保留对投资有参考意义的部分,摘抄如下:

2.首先要定好门槛收益率:投资项目的最低可接受收益(这是每位CEO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评论:门槛收益率应该参照公司能够获得的各种机会来确定,通常要超过股票和债务资本的混合成本(通常是双位数或者更高)

3.计算所有外部和内部投资选项的收益,根据收益和风险将它们排序(计算不需要非常精确),采用保守的估计。

评论:风险更高的项目就应该有更高的收益。特别要当心形容词“战略性的”,它往往是低收益公司代码。

4.计算回购股票的收益。收购的收益必须大幅度超过这个标准。

评论:虽然对于商界局外人来说,股票回购是价值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它却不是万能药。如果回购的价格太高,也会造成损失。

6.确定可接受的、保守的现金和债务水平,管理公司时不得超过这些界限。

8.仅当你有信心能够从业务中逐渐产生高于你的门槛收益率的收益,才把资本留在该业务中。

10.如果价格非常高,挺合适考虑卖掉股票或者业务。

31、《商界局外人》书摘B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商界局外人》书摘B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混合联合企业由多家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业务部门构成,是那个时代资本追捧的对象,犹如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得益于其猛涨的股价,它们开始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几近贪婪地、常常是饥不择食地兼并企业,从而使得其规模不断增长。这些并购一开始会带来很高的利润,这又会导致更高的股价,用于收购更多的公司。

今天的观点认为:混合联合企业是一种低效的企业组织形式,缺乏“单一经营”企业所具有的灵敏与专注。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混合联合企业都是市场热点,有着极高的市盈率,这使它们的服票成为硬通货,这非常有利于它们投身持续的收购狂潮当中。当时,围绕并购展开的竞争远远少于今天(私募股权公司甚至都不存在),购买一家正常经营企业的控制权所需支付的价格(以其市盈率计算))往往比收购者在股市中吸纳对方股票要低廉很多,这就为扩大收购提供了逻辑基础。

辛格尔顿充分利用了这一肥厚的套利机会,设计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1961-1969年,他买入了130家不同行业的公司,从航空电子、特种钢材到保险。除两家之外,买入这些公司靠的都是特利丹公司价格高企的股票。

辛格尔顿充分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黄金机会,构建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他不会不加选择进行收购,而总是会避开处于调整状态的公司,专注于那些可盈利、不断成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小众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辛格尔顿收购其他公司的价格通常不超过12倍市盈率,而特利丹公司的股价始终在20~50倍市盈率。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回购股票还不多见且充满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回购表示缺乏内部投资机会因此被华尔街视为虚弱的标志。辛格尔顿对这一教条视而不见,在19721984年的8次荷兰式拍卖回购中,他令人震惊地买回了特利丹公司90%的流通股。正如芒格所说:“从未有人如此积极地回购股票。”

辛格尔顿相信,比起分红,回购股票以一种具有高避税效率的方法把资本返还给了股东;前者在他担任CEO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以很高的税率征税。辛格尔顿还认为,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回购股票具有自我催化效应,类似于压紧的弹簧,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猛地反弹至其最高点。公司在此过程中能获得额外收益。这些回购提供了一个有用基准来衡量资本配置。任何时候,只要相对于其他投资机会,回购的收益更具吸引力,辛格尔顿就会发出要约。

20世纪90年代,回购变得普遍起来,近年来也经常被CEO用以支撑下降的股价。然而,只有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进行回购,才能给股东带来增值。不出意料,辛格尔顿干得相当出色,通过历次回购为特利丹公司股东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2%。

伟大的投资者必须做到低买高卖。特利丹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25,而他回购的平均市盈率则低于8。

在一次重要的反向操作中,他大胆地重新配置了保险组合中的资产比例,把投资股票的份额从1975年的10%增加到了1981年的7%(非常显眼的数字)。

他把股票池中超过70%的资金投资于仅仅5家公司,还不可思议地把其中25%投资给了一家公司。这种不同寻常的集中投资(一家典型的共同基金通常拥有超过100只股票)引发华尔街一片哗然。

仔细观察下他如何投资这些组合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没有例外,他优先持有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股票,包括像柯蒂斯.赖特这样更小型的联合企业,以及像德士古和联邦医疗保险这样大型能源和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它们的市盈率都处于或接近历史最低点。

查理·芒格谈及辛格尔顿的投资手法时,说道:“就像沃伦和我一样,他喜欢集中化,只买他非常了解的少数股票。”

辛格尔顿可以被视作巴菲特的某种原型,在这两个大师级的CEO身上存在着神秘的相似性

  • 他们都对组织加以设计,使得自己可以专注于资本配置,而不是经营。他们都首先把自己视为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


去中心化经营,集权的投资决策。企业只有非常少的雇员,尽可能地减少经营公司与高层管理之间的中间层级。他们自己制定公司所有资本配置的重大决策


  • 投资哲学。他们把他们的投资集中于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并对证券的集中配置感到满意


建立与投资者关系的方法。他们都不为分析师提供季报,或参加大会。他们提供包含详尽业务部门信息的年报。


  • 分红。最初的26年当中,特利丹公司没有派发过一次红利,伯克希尔则从未派发过红利。


分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利丹公司都是纽交所价格最高的股票。巴菲特从未分拆过伯克希尔A股。


  • CEO持股。辛格尔顿拥有13%公司股权,巴菲特则超过30%。他们像所有者那样考虑问题,因为他们就是所有者。


保险子公司。辛格尔顿和巴菲特都认识到了保险公司“浮存金”在增加股东利益方面的潜力。对他们各自的公司来说,保险都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业务。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巴菲特的出色业绩来源于三个重要相关领域:资本形成、资本配置和运营管理。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取得长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能够“以3%的成本形成资金,再通过它们获得13%的收益”。对于公司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功,这种持续创造低成本资金用于投资的能力显然被外界低估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总是避免了举债和增发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几乎所有资金都是从内部形成的。

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避风港就是硬资产(如黄金、木材之类))。不过受到芒格的影响,巴菲特产生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对格雷厄姆传统方法的背离。他用逆向思维认识到,只有资本需求不高又能够提高价格的企业,才最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性后果。

于是他开始投资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和媒体资产,它们都有着“特许经营权”、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或拥有知名品牌等。伴随着这种投资标准的转变,巴菲特另一个重要的转变是长期持有,它可以在税收方面获得好处。

很难夸大这次转变的重要性。在其职业的中期,,巴菲特从一种已经得到确证的、累积性的投资方法转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前者专注于资产平衡表和能够被触及的资产后者则关注着未来,重视的是收入报表和诸如品牌名称、市场占有率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在衡量安全边际方面,巴菲特现在依靠的是现金流折现和资产重置价值,而不是格雷厄姆所钟爱的对净运营资产的计算。

巴菲特不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常规的尽职调查,总是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交易,通常在几天内就签订了第一轮合同。在决定一次收购之前,他从不拜访运营部门,也很少和管理团队碰面。汤姆。墨菲告诉过我:“首府广播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已只花了15分钟就谈妥了交易,就条款达成一致。”

尽管巴菲特堪称授权管理的大师,他却从不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权授予他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里面压根就没有业务发展团队或者投资委员会,巴菲特也从不向投资银行家、会计或律师(只有芒格是例外)咨询建议。他自己完成分析工作亲自处理所有谈判。他从不翻开分析师们提供的前景报告,而更倾向翻阅历史数据并据此做出自已的预测。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行动迅速,就是因为他只购买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内公司,这使他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性的运营指标上。查理芒格曾经这样谈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方法:“我们并不试图进行收购,我们只是坐等那些无须动脑就知道答案的机会。”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类似于他的保险子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模式:长时间的按兵不动,偶尔被大型的投资所打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布局中,前五家公司通常占到总价值的60%~80%。巴菲特至少有4次在一只股票上投资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账面价值15%的资金。他还曾经将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40%的资金投资于美国运通公司。

巴菲特处理投资布局管理的方法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征:非常长的持有期。现在他所持有的5只主要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过了20年(IBM是个例外,2011年它被卖掉了)。与之相对的,典型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都不超过1年。这就使其投资活动的活跃度非常底,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按兵不动"。

这么两条投资布局管理的教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强有力且极具甄别性的过滤器,极少有公司能顺利通过。

  查看全部


《商界局外人》书摘B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混合联合企业由多家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业务部门构成,是那个时代资本追捧的对象,犹如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得益于其猛涨的股价,它们开始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几近贪婪地、常常是饥不择食地兼并企业,从而使得其规模不断增长。这些并购一开始会带来很高的利润,这又会导致更高的股价,用于收购更多的公司。

今天的观点认为:混合联合企业是一种低效的企业组织形式,缺乏“单一经营”企业所具有的灵敏与专注。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混合联合企业都是市场热点,有着极高的市盈率,这使它们的服票成为硬通货,这非常有利于它们投身持续的收购狂潮当中。当时,围绕并购展开的竞争远远少于今天(私募股权公司甚至都不存在),购买一家正常经营企业的控制权所需支付的价格(以其市盈率计算))往往比收购者在股市中吸纳对方股票要低廉很多,这就为扩大收购提供了逻辑基础。

辛格尔顿充分利用了这一肥厚的套利机会,设计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1961-1969年,他买入了130家不同行业的公司,从航空电子、特种钢材到保险。除两家之外,买入这些公司靠的都是特利丹公司价格高企的股票。

辛格尔顿充分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黄金机会,构建出一种多元化业务组合。他不会不加选择进行收购,而总是会避开处于调整状态的公司,专注于那些可盈利、不断成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小众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辛格尔顿收购其他公司的价格通常不超过12倍市盈率,而特利丹公司的股价始终在20~50倍市盈率。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回购股票还不多见且充满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回购表示缺乏内部投资机会因此被华尔街视为虚弱的标志。辛格尔顿对这一教条视而不见,在19721984年的8次荷兰式拍卖回购中,他令人震惊地买回了特利丹公司90%的流通股。正如芒格所说:“从未有人如此积极地回购股票。”

辛格尔顿相信,比起分红,回购股票以一种具有高避税效率的方法把资本返还给了股东;前者在他担任CEO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以很高的税率征税。辛格尔顿还认为,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回购股票具有自我催化效应,类似于压紧的弹簧,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猛地反弹至其最高点。公司在此过程中能获得额外收益。这些回购提供了一个有用基准来衡量资本配置。任何时候,只要相对于其他投资机会,回购的收益更具吸引力,辛格尔顿就会发出要约。

20世纪90年代,回购变得普遍起来,近年来也经常被CEO用以支撑下降的股价。然而,只有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进行回购,才能给股东带来增值。不出意料,辛格尔顿干得相当出色,通过历次回购为特利丹公司股东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2%。

伟大的投资者必须做到低买高卖。特利丹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25,而他回购的平均市盈率则低于8。

在一次重要的反向操作中,他大胆地重新配置了保险组合中的资产比例,把投资股票的份额从1975年的10%增加到了1981年的7%(非常显眼的数字)。

他把股票池中超过70%的资金投资于仅仅5家公司,还不可思议地把其中25%投资给了一家公司。这种不同寻常的集中投资(一家典型的共同基金通常拥有超过100只股票)引发华尔街一片哗然。

仔细观察下他如何投资这些组合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没有例外,他优先持有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股票,包括像柯蒂斯.赖特这样更小型的联合企业,以及像德士古和联邦医疗保险这样大型能源和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它们的市盈率都处于或接近历史最低点。

查理·芒格谈及辛格尔顿的投资手法时,说道:“就像沃伦和我一样,他喜欢集中化,只买他非常了解的少数股票。”

辛格尔顿可以被视作巴菲特的某种原型,在这两个大师级的CEO身上存在着神秘的相似性

  • 他们都对组织加以设计,使得自己可以专注于资本配置,而不是经营。他们都首先把自己视为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


去中心化经营,集权的投资决策。企业只有非常少的雇员,尽可能地减少经营公司与高层管理之间的中间层级。他们自己制定公司所有资本配置的重大决策


  • 投资哲学。他们把他们的投资集中于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并对证券的集中配置感到满意


建立与投资者关系的方法。他们都不为分析师提供季报,或参加大会。他们提供包含详尽业务部门信息的年报。


  • 分红。最初的26年当中,特利丹公司没有派发过一次红利,伯克希尔则从未派发过红利。


分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利丹公司都是纽交所价格最高的股票。巴菲特从未分拆过伯克希尔A股。


  • CEO持股。辛格尔顿拥有13%公司股权,巴菲特则超过30%。他们像所有者那样考虑问题,因为他们就是所有者。


保险子公司。辛格尔顿和巴菲特都认识到了保险公司“浮存金”在增加股东利益方面的潜力。对他们各自的公司来说,保险都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业务。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巴菲特的出色业绩来源于三个重要相关领域:资本形成、资本配置和运营管理。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取得长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能够“以3%的成本形成资金,再通过它们获得13%的收益”。对于公司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功,这种持续创造低成本资金用于投资的能力显然被外界低估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总是避免了举债和增发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几乎所有资金都是从内部形成的。

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避风港就是硬资产(如黄金、木材之类))。不过受到芒格的影响,巴菲特产生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对格雷厄姆传统方法的背离。他用逆向思维认识到,只有资本需求不高又能够提高价格的企业,才最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性后果。

于是他开始投资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和媒体资产,它们都有着“特许经营权”、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或拥有知名品牌等。伴随着这种投资标准的转变,巴菲特另一个重要的转变是长期持有,它可以在税收方面获得好处。

很难夸大这次转变的重要性。在其职业的中期,,巴菲特从一种已经得到确证的、累积性的投资方法转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前者专注于资产平衡表和能够被触及的资产后者则关注着未来,重视的是收入报表和诸如品牌名称、市场占有率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在衡量安全边际方面,巴菲特现在依靠的是现金流折现和资产重置价值,而不是格雷厄姆所钟爱的对净运营资产的计算。

巴菲特不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常规的尽职调查,总是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交易,通常在几天内就签订了第一轮合同。在决定一次收购之前,他从不拜访运营部门,也很少和管理团队碰面。汤姆。墨菲告诉过我:“首府广播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已只花了15分钟就谈妥了交易,就条款达成一致。”

尽管巴菲特堪称授权管理的大师,他却从不把资本配置的决策权授予他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里面压根就没有业务发展团队或者投资委员会,巴菲特也从不向投资银行家、会计或律师(只有芒格是例外)咨询建议。他自己完成分析工作亲自处理所有谈判。他从不翻开分析师们提供的前景报告,而更倾向翻阅历史数据并据此做出自已的预测。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行动迅速,就是因为他只购买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内公司,这使他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性的运营指标上。查理芒格曾经这样谈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方法:“我们并不试图进行收购,我们只是坐等那些无须动脑就知道答案的机会。”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类似于他的保险子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模式:长时间的按兵不动,偶尔被大型的投资所打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布局中,前五家公司通常占到总价值的60%~80%。巴菲特至少有4次在一只股票上投资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账面价值15%的资金。他还曾经将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40%的资金投资于美国运通公司。

巴菲特处理投资布局管理的方法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征:非常长的持有期。现在他所持有的5只主要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过了20年(IBM是个例外,2011年它被卖掉了)。与之相对的,典型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都不超过1年。这就使其投资活动的活跃度非常底,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按兵不动"。

这么两条投资布局管理的教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强有力且极具甄别性的过滤器,极少有公司能顺利通过。

 

30、《商界局外人》书摘A

看到好文KUGA • 0 个评论 • 来自相关话题

《商界局外人》书摘A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它们通常只关注"(财富》世界100强”那样规模庞大、声名显赫的公司。这就是那些公司的CEO如此频繁出现在顶尖商业杂志封面上的原因。媒体通常关注的指标只是利润与收入的增长。这听起来就像(体育画报)的封面上总是出现长得最高的棒球投手和最为狂野的曲棍球守门员一样。显然,判断CEO是否伟大的终极指标应该是每股价值的增长,而不是销量、收入或员工数量的增长。

辛格尔顿执掌特利丹公司将近30年,给其投资人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0.4%。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董事长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如果你采取跟随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策略,则仅收获不到15美元。辛格尔顿的业绩令人瞩目,几乎是指数的13倍。



这些人是管理界特立独行之士,也正是本书将描述的人。他们掌管的公司所处的市场既有增长的,也有衰退的;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涵盖制造、媒体、军工、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就企业规模和成熟度而言,他们的公司也有很大差别。相比于同行,他们当中没有一家拥有热门的、可快速推广的零售模式或者识产权优势,但最后都完胜其同行。

他们不会去商会发表演讲,也不参加达沃斯论坛。他们很少出现在商业出版物的封面上,也不写什么管理咨询类的图书。他们既非啦啦队队长,也不是推销人员或者自来熟的家伙。总之,,他们并不拥有那种超凡的人格魅力。

这个群体推崇那些老派的、不现代的价值观,包括节俭、谦和和独立既保守又胆大。他们通常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工作(并对此深感自豪),对免费使用公司飞机的额外福利,总是避之不及。他们尽可能远离聚光灯,很少和华尔街或商业媒体打交道。他们还主动避开银行家和外部顾问,更喜欢他们身边精挑细选出的某些人。这是一群婚姻美满的中年男人(有一位是女性),过着貌似波澜不惊、四平八稳、闷头做善事的生活。

本质上,这些商界局外人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究其根本,他们都对自己的分析技能充满信心;在那些罕见的情况中,当他们发现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出现了非常突出的差异时,他们就准备大胆地采取行动

当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时,他们就买入(常常是很大的数量);当自己公司股票昂贵时,他们就用其置换其他公司股票或筹集廉价资本为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如果找不到让人心动的项目,他们就安于等待,有时候要等非常长的时间。

在资本配置领域里,墨菲的方法也与其同侪有着很大差异。他避免多元化经营,支付最低红利,很少发行股票,积极利用杠杆,经常回购股票;还会偶尔在两个很长的蛰伏期之间,来上一次极大规模的收购。

墨菲经常举债为收购筹集资金。他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方法:“通常是这样,一旦付清了款项,我们就获得了资产。随后就以这些资产为杠杆去买其他资产。”结束一次收购之后,墨菲就会积极地分配自由现金流,以降低负债水平。这些债务通常都是在到期之前就付清了。绝大部分为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所借的债务,在这笔交易完成后三年内就付清了。有趣的是,墨菲从来没有为股票回购借入资金,他更喜欢利用杠杆去购买运营业务。

墨菲和伯克积极避免因为发行股票导致股权稀释。除了曾经把股票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用以筹措资金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外,公司在和迪士尼公司进行交易之前的20多年里没有发行过新股。在这一时期,由于不断地回购股票,公司流通股减少了53%。

为了一次有吸引力的收购,墨菲愿意等很长的时间。他曾经说过:“我拿薪水不光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做好的买卖。”一旦认准的东西时,墨菲是做好准备来上次豪赌的。在其将近30年CEO任期内,他所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是通过少数几次大型收购决策取得的。每一次决策都带来了丰厚的长期回报。在进行这些收购时每一次的成交价格都占到了当时公司市值的25%以上  

在这种慷慨而友好的外表下面,潜伏着如剃刀一般锋利的商业头脑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买家,有着严格的回报要求,不会为收购放宽标准—一他曾因为500万美元的差价,放弃了一笔极大规模的报纸买卖,涉及三家得克萨斯州的公司。正如本书中其他商界局外人一样,在评估收购时,他信赖简单而有效的法则对于墨菲来说,其基准就是在没有杠杆的情况下,10年中税后年收益率要达到两位数。这一价格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他参加过很多次投标,却从未中过。墨菲告诉我,他开出的条件通常仅及实际成交价格的60%~70%。

墨菲的谈判风格与众不同。他相信“别占尽卖家的便宜”,并说过,最好的交易能让每个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他经常让卖家自己先报价,如果他认为要价是公平的就接受(就像安纳伯格告诉他三角通讯广播公司的价格是其税前利润的10倍时,他所做的那样)。如果觉得他们的要价太高,他就会报出自己能给出的最高价格。如果卖家拒绝,墨菲就会走开。他相信,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既节约时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恶语相向。

对墨菲来说,股票回购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本出口,给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本配置基准。这么多年来,他反复使用它。当相比于私募股权市场的估值水平,公司市盈率比较低时,墨菲就会买回自己的股票。多年来,墨菲在回购股票上花掉了1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的交易价格都保持了个位数的市现率。总体来说,这些回购对公司而言意味着豪赌,规模仅次于美国广播公司的交易。它们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连续19年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4%。

到1970年底,约翰·马龙在麦肯锡公司已经待得足够久了,这使他能立刻意识到新行业所蕴含的机会。他对有线电视业务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它。特别是三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有高度可预见性的可靠收入;税收优惠;它如野草一般地成长着。他马上得出结论:要在有线电视行业成就一番事业。

高增长与可预见性的组合尤其有吸引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早期,有线电视行业呈现出非常迅速的增长;随着全美各地的乡村社区用户为了他们喜欢的频道和节目寻求更好的电视信号,其用户数量增长了20多倍。有线电视的顾客们按月付费、极少断线停用,使得这一业务非常容易量化,从而允许有经验的CEO以异乎寻常的精确度预见顾客增长率和未来盈利能力。

以价值为唯一衡量标准 本书所述商界局外人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在本质上,他们这个群体是理性的、务实的,也是持不可知论的和目光敏锐的。他们没有特殊的意识形态。给出一个恰当的价格,安德斯不会卖掉他母亲,但他却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钟爱的业务部门。

她与她的董事会一道把所有潜在交易都提交给一个严格的、分析性的测试。如汤姆·梅特所总结的:“收购需要获得至少11%的现金收益,且杠杆工具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再一次,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测试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过滤器就像梅特所说:“很少有交易能够通过这一检测。公司整个关于收购的气质就是等待,等到恰当时机再交易。”

在消费性包装货品公司的CEO中,斯蒂利兹是利用债务作为资金来源的先驱者。在一个以保守金融管理著称的行业中,这样做被认为是异类。然而,斯蒂利兹却发现,谨慎地利用杠杄能够极大地提高股东的收益。他认为,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行业,就应该利用债务去提高股东的收益。为此,他非常积极地使用金融杠杆为回购股票和收购融资

史密斯在资本配置方面的表现同样是出色的。在他漫长的任期中,三个主要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业务现金流、长期债务和偶尔进行的大型资产出售。因为不需要太多运营资本(观众提前买票,而影院要在电影放映90天之后才付钱给电影公司)和很低的资本需求旦影院建成,只需要非常少的投入就能维持),所以影院业务能够产生大量现金的,这种商业特征对史密斯形成其做买卖的商业世界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司历史上,他从很早开始就专注于现金流,而不是传统的每股收益。当我在史密斯的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公司1962年的年报,那是他的当上CEO的第一个年头。在年报中他反复强调现金收益(收入加上折旧)才是评估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不是净收入。在美国的商业用语中,这个词很可能是第一次被使用,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标准术语。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查看全部
《商界局外人》书摘A

作者:[美]威廉·桑代克

它们通常只关注"(财富》世界100强”那样规模庞大、声名显赫的公司。这就是那些公司的CEO如此频繁出现在顶尖商业杂志封面上的原因。媒体通常关注的指标只是利润与收入的增长。这听起来就像(体育画报)的封面上总是出现长得最高的棒球投手和最为狂野的曲棍球守门员一样。显然,判断CEO是否伟大的终极指标应该是每股价值的增长,而不是销量、收入或员工数量的增长。

辛格尔顿执掌特利丹公司将近30年,给其投资人带来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0.4%。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董事长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如果你采取跟随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策略,则仅收获不到15美元。辛格尔顿的业绩令人瞩目,几乎是指数的13倍。



这些人是管理界特立独行之士,也正是本书将描述的人。他们掌管的公司所处的市场既有增长的,也有衰退的;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涵盖制造、媒体、军工、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就企业规模和成熟度而言,他们的公司也有很大差别。相比于同行,他们当中没有一家拥有热门的、可快速推广的零售模式或者识产权优势,但最后都完胜其同行。

他们不会去商会发表演讲,也不参加达沃斯论坛。他们很少出现在商业出版物的封面上,也不写什么管理咨询类的图书。他们既非啦啦队队长,也不是推销人员或者自来熟的家伙。总之,,他们并不拥有那种超凡的人格魅力。

这个群体推崇那些老派的、不现代的价值观,包括节俭、谦和和独立既保守又胆大。他们通常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工作(并对此深感自豪),对免费使用公司飞机的额外福利,总是避之不及。他们尽可能远离聚光灯,很少和华尔街或商业媒体打交道。他们还主动避开银行家和外部顾问,更喜欢他们身边精挑细选出的某些人。这是一群婚姻美满的中年男人(有一位是女性),过着貌似波澜不惊、四平八稳、闷头做善事的生活。

本质上,这些商界局外人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究其根本,他们都对自己的分析技能充满信心;在那些罕见的情况中,当他们发现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出现了非常突出的差异时,他们就准备大胆地采取行动

当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时,他们就买入(常常是很大的数量);当自己公司股票昂贵时,他们就用其置换其他公司股票或筹集廉价资本为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如果找不到让人心动的项目,他们就安于等待,有时候要等非常长的时间。

在资本配置领域里,墨菲的方法也与其同侪有着很大差异。他避免多元化经营,支付最低红利,很少发行股票,积极利用杠杆,经常回购股票;还会偶尔在两个很长的蛰伏期之间,来上一次极大规模的收购。

墨菲经常举债为收购筹集资金。他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方法:“通常是这样,一旦付清了款项,我们就获得了资产。随后就以这些资产为杠杆去买其他资产。”结束一次收购之后,墨菲就会积极地分配自由现金流,以降低负债水平。这些债务通常都是在到期之前就付清了。绝大部分为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所借的债务,在这笔交易完成后三年内就付清了。有趣的是,墨菲从来没有为股票回购借入资金,他更喜欢利用杠杆去购买运营业务。

墨菲和伯克积极避免因为发行股票导致股权稀释。除了曾经把股票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用以筹措资金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外,公司在和迪士尼公司进行交易之前的20多年里没有发行过新股。在这一时期,由于不断地回购股票,公司流通股减少了53%。

为了一次有吸引力的收购,墨菲愿意等很长的时间。他曾经说过:“我拿薪水不光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做好的买卖。”一旦认准的东西时,墨菲是做好准备来上次豪赌的。在其将近30年CEO任期内,他所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是通过少数几次大型收购决策取得的。每一次决策都带来了丰厚的长期回报。在进行这些收购时每一次的成交价格都占到了当时公司市值的25%以上  

在这种慷慨而友好的外表下面,潜伏着如剃刀一般锋利的商业头脑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买家,有着严格的回报要求,不会为收购放宽标准—一他曾因为500万美元的差价,放弃了一笔极大规模的报纸买卖,涉及三家得克萨斯州的公司。正如本书中其他商界局外人一样,在评估收购时,他信赖简单而有效的法则对于墨菲来说,其基准就是在没有杠杆的情况下,10年中税后年收益率要达到两位数。这一价格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他参加过很多次投标,却从未中过。墨菲告诉我,他开出的条件通常仅及实际成交价格的60%~70%。

墨菲的谈判风格与众不同。他相信“别占尽卖家的便宜”,并说过,最好的交易能让每个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他经常让卖家自己先报价,如果他认为要价是公平的就接受(就像安纳伯格告诉他三角通讯广播公司的价格是其税前利润的10倍时,他所做的那样)。如果觉得他们的要价太高,他就会报出自己能给出的最高价格。如果卖家拒绝,墨菲就会走开。他相信,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既节约时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恶语相向。

对墨菲来说,股票回购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本出口,给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本配置基准。这么多年来,他反复使用它。当相比于私募股权市场的估值水平,公司市盈率比较低时,墨菲就会买回自己的股票。多年来,墨菲在回购股票上花掉了1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的交易价格都保持了个位数的市现率。总体来说,这些回购对公司而言意味着豪赌,规模仅次于美国广播公司的交易。它们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连续19年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4%。

到1970年底,约翰·马龙在麦肯锡公司已经待得足够久了,这使他能立刻意识到新行业所蕴含的机会。他对有线电视业务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它。特别是三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有高度可预见性的可靠收入;税收优惠;它如野草一般地成长着。他马上得出结论:要在有线电视行业成就一番事业。

高增长与可预见性的组合尤其有吸引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早期,有线电视行业呈现出非常迅速的增长;随着全美各地的乡村社区用户为了他们喜欢的频道和节目寻求更好的电视信号,其用户数量增长了20多倍。有线电视的顾客们按月付费、极少断线停用,使得这一业务非常容易量化,从而允许有经验的CEO以异乎寻常的精确度预见顾客增长率和未来盈利能力。

以价值为唯一衡量标准 本书所述商界局外人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在本质上,他们这个群体是理性的、务实的,也是持不可知论的和目光敏锐的。他们没有特殊的意识形态。给出一个恰当的价格,安德斯不会卖掉他母亲,但他却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钟爱的业务部门。

她与她的董事会一道把所有潜在交易都提交给一个严格的、分析性的测试。如汤姆·梅特所总结的:“收购需要获得至少11%的现金收益,且杠杆工具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再一次,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测试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过滤器就像梅特所说:“很少有交易能够通过这一检测。公司整个关于收购的气质就是等待,等到恰当时机再交易。”

在消费性包装货品公司的CEO中,斯蒂利兹是利用债务作为资金来源的先驱者。在一个以保守金融管理著称的行业中,这样做被认为是异类。然而,斯蒂利兹却发现,谨慎地利用杠杄能够极大地提高股东的收益。他认为,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行业,就应该利用债务去提高股东的收益。为此,他非常积极地使用金融杠杆为回购股票和收购融资

史密斯在资本配置方面的表现同样是出色的。在他漫长的任期中,三个主要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业务现金流、长期债务和偶尔进行的大型资产出售。因为不需要太多运营资本(观众提前买票,而影院要在电影放映90天之后才付钱给电影公司)和很低的资本需求旦影院建成,只需要非常少的投入就能维持),所以影院业务能够产生大量现金的,这种商业特征对史密斯形成其做买卖的商业世界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司历史上,他从很早开始就专注于现金流,而不是传统的每股收益。当我在史密斯的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公司1962年的年报,那是他的当上CEO的第一个年头。在年报中他反复强调现金收益(收入加上折旧)才是评估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不是净收入。在美国的商业用语中,这个词很可能是第一次被使用,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标准术语。

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毕竟,我们的利润每天都在宽幅波动。为什么我们要求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那么流畅呢?这也概括了我的投资方法。我总是关注较长期间投资组合的最高平均回报,即使在每一年中业绩纪录中经历了很大的波动。